广州增城实施“乡村振兴+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计划 高质量就业助推“百千万工程”
发布时间:2023-06-09 17:13:15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招聘.jpg

今年增城区人社部门深化开展“春风行动2023”“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带动农民转移就业。图片来源:增城融媒

  陈桂花不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有一张专用办公桌。桌上不仅有一扎扎文件,还有一台电脑。

  作为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番丰村的普通农户,陈桂花因家庭原因,原是一名没有转移就业人员。2023年,增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帮扶农民就业增收,制定了“五大行动”工作方案。乘此东风,陈桂花成为村委会的资料员。

  陈桂花的经历是增城区加快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聚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广州不断完善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思路办法,为实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增城区人社工作正在探索以“百千万”次就业,助推“百千万工程”。

  今年至2025年,增城将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实施“乡村振兴+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计划,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或通过自主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带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五大行动

  农民转移就业增收打响“攻坚战”

  42岁的陈桂花在增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驿站”行动中,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再就业。

  “我之前并没有固定工作,为了照顾孩子没法长期外出务工。”陈桂花回忆,当时村干部在摸查零就业家庭时找到她,并提出可以安排在本村村委会负责搜集统计资料等工作。在“驿站”行动加持下,陈桂花经过专业培训,逐渐熟悉电脑操作,并能顺利开展业务。

  “全区计划分期分批建设覆盖285条行政村的就业驿站,打造成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公共服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增城人社局就业中心就业创业部负责人李伟介绍,就业驿站以村委会为依托单位,将就业服务职能向周边地区辐射。

  当前,增城充分运用本土乡村优势,突破性提出“清零”“增量”“展翅”“储能”和“驿站”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五大专项行动,具体指:

  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清零”行动——将对农村家庭中没有转移就业人员的家庭进行排查,由政府对接企业开展专项招聘,全数帮扶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量”行动——对农村家庭中已有转移就业人员但仍有富余劳动力且本人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分批对接企业进行对口招聘,尽数帮扶就业。

  农民就业创业“展翅”行动——对计划转移就业或已转移就业的农民,人社部门分期分批安排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农村青年就业“储能”行动——根据农村地区适龄青年本人意愿及情况,由人社部门负责安排到相关技工学校学习,培养高层次专业技工储备人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驿站”行动——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等现有场所建设就业驿站。邀请专业人力资源机构管理,为农民提供24小时就业服务。

  “五大行动”以清除农民零转移就业家庭、增加农村转移就业人口、培训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帮扶农村青少年入读技工学校和建立农村就业服务点为基本点,不断为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作出新贡献。

  擦亮品牌

  三级服务体系培养“乡村家政好手”

  持证上岗以来,“增城妈妈”家政服务人员黎佩婷发现,年近半百的她在市场上开始“吃香”。她不仅在羊城家政的推荐下很容易找到工作,还多次被雇主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黎佩婷所持的广州家政“安心服务证”、育婴证、粤菜师傅证、保洁证等,均由政府免费培训并考核通过后颁发。证件旁边有个二维码,雇主扫码即可见家政人员的健康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信息。

  “一方面,这让雇主们可以放心用人;另一方面,做家政有门槛和等级之分,证件也成了我们的加分项。”黎佩婷说,“比如做饭,我们平时自己做饭没有太多讲究。政府聘请了专业厨师给我们做培训,原来摆盘、切菜都有技巧。学到了这些,我在家政市场上就能拥有竞争力。”

  增城区人社部门全力打造“增城妈妈”家政服务品牌,加快“增城妈妈”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家政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和实名制管理,拓宽线上教学渠道。该区通过开发与“增城妈妈”培训项目专业匹配度高的岗位,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女性居民就业增收。

  “我们建设了‘增城妈妈’三级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农民,特别是北部山区镇和中西部农村妇女劳动力积极参与各类‘南粤家政’‘增城妈妈’技能培训,希望培养一批‘乡村家政好手’。”增城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三级服务体系”是指在区里、镇街级、行政村都建有“增城妈妈”服务点,推动家政服务品牌高质量发展。

  当前,擦亮“增城妈妈”品牌与做大增城小吃品牌、推进增城工匠品牌,共同作为增城区人社部门大力打造的高质量三项工程。为此,增城区将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今年,全区计划组织“增城妈妈”培训300人以上;提升农民就业创业本领,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360人以上,保障农村有意愿转移就业家庭至少一人获得工资性收入;推动乡村工匠队伍素质提升,加强乡村工匠实用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每年培养培训“乡村工匠”不少于300人。

  做优家当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机械轰鸣、轴轮飞旋,在广州市峰恒电缆辅料有限公司厂房内,镶盘组工人陈振鹏戴着口罩、耳塞,仔细地切割着模板,制作专用于盛放电缆线的架子。

  “今年5月,我在厂里上班正好满一年。现在在家门口就业,工资跟在外务工相差不多,又能方便照顾孩子。”陈振鹏说,此前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现在转型成为了工人,工厂里还会有组长手把手教他如何操作器械。

  陈振鹏所在的派潭镇在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量”行动期间,镇、村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统计零就业家庭。随后,人社部门就近推荐合适的工业企业,同时也有企业主动向政府报备用工需求。

  “我们大概掌握200个派潭的在册企业用工需求情况,这个名册会根据季节性用工情况变化。”派潭镇综合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专员张梓均介绍,不同工种厂房所需要的人员不同,但钳工等一线生产工人却是刚需。

  以农业人口支撑工业发展,工业建设反哺农业农民——增城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通过“融合式就业”,发挥工业制造的“指挥棒”作用,持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做优做强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

  根据区内不同区域发展优势,增城人社部门因地制宜鼓励农民就近转移,有针对性引导外出转移就业。

  例如,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精选名企优质岗位,引导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被征地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岗位或扶持自主创业;在北部地区,结合生态旅游发展契机,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批量推荐农村劳动力从事酒店服务、农家乐餐饮等岗位就业。此外,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更多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为了契合工业企业用工节奏,增城区还在探索建立农村劳动力用工调剂机制。设立就业服务专员,搭建全区季节性用工调剂平台,结合农业生产计划和安排,定期开展摸排,及时掌握当地经营主体用工状况和用工规模,了解缺工情况和招工需求。通过本地挖潜、余缺调剂等各种方式,增城力图合理调配农村劳动力,实现供需双方匹配。

  共同富裕

  携手来穗务工人员“赢在增城”

  作为返乡创业者中一员,姚赵忠2016年回增城创立了广州顺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带领公司在增城区低碳总部园落地生根,主要从事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作物种植、销售、供应链配送、研学等业务。

  “我们在全国都有销售人员,带动了增城本地超百位农人就业。”姚赵忠说。进驻低碳总部园以来,广州顺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受了疫情的考验,还在“增创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

  近年来,低碳总部园吸引了大量返乡创业人员、归国留学创业人员,以及退役军人和重点群体来此创业。

  “我们会常态化走访园区企业,指导他们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帮助企业解读申报政策、对接投融资,聘请专业创业导师进行各类辅导。”广州低碳总部园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声霖表示,园区通过系列服务举措,助力企业专心搞研发、拓生产。

  满足本地农民就业的同时,增城也致力于为全国来穗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为他们提供就业发展条件。

  在引导农民返乡创业方面,增城加快建设返乡创业孵化园(基地),符合条件的按每个返乡创业孵化基地10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支持区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孵化服务,落实一次性创业资助、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租金补贴、创业企业社会保险补贴等。

  在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方面,增城搭建灵活就业岗位信息库、人员信息库和线上求职招聘平台、线下灵活就业专场招聘平台“两库两平台”,加强就业信息和岗位信息采集、发布和引导。

  在培育创业项目方面,举办增城区“增创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对接省内各高校和港澳优秀创业项目。挖掘亮点农业创业项目,做好优秀项目推介和资源对接,促进自主创业项目转化。

  多措并举下,越来越多的本地农村劳动力有了合适的工作,外区外省来穗务工人员找到“心安处”。通过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收,增城人社不断造福“百千万”农民群众,将“百千万工程”落在实处,奋力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州篇章中贡献力量。